Welcome! 登入 註冊
專區首頁 專區百科 專區論壇 專區地圖

Advanced

Change History

Message: Re: 原始佛教、三法印、四諦 - 勞思光(2015 II: 187-199)

Changed By: legalhigh206
Change Date: December 03, 2018 03:07PM

Re: 原始佛教、三法印、四諦 - 勞思光(2015 II: 187-199)
今天上課談到美的定義,講了前三種:1.自由聯想2.心靈狀態3.不可無對象 。我猜第四種是:合目的性,即沒有目的,卻彷彿好像符合於某種目的的形式。 以下是我。我猜第四種是:合目的性,即沒有目的,卻彷彿好像符合於某種目的的形式。因為這樣才能有無限的可能性產生。

以下是我上網查到的資料:

康德美學裡美的四個環節:
沒有任何私趣(有慾望在裡面)(非B)的愉悅(A)對象
不是概念(非B)卻能普遍地(A)令人愉悅的對象
一個對象合目的性(A)的形式,但不存在目的(非B)的想法
不是概念(非B)卻能令人必然地(A)愉悅的對象

 知識的區別
1. 純粹知識/先天的知識(A)
2. 經驗知識/後天的知識(非A)
 命題的區別
1. 分析判斷(B) 恆真句
2. 綜合判斷(非B) 透過經驗才知道真假

 「先天綜合判斷」(A且非B)才能帶給人新的知識

1.令人愉悅的對象
2.普遍地令人愉悅的對象
3.一個對象具有合目的性的形式
4.令人必然地愉悅的對象

合目的性:沒有目的,卻彷彿好像符合於某種目的的形式
目的:比如賣得好價錢

Original Message

作者: legalhigh206
Date: December 03, 2018 02:40PM

Re: 原始佛教、三法印、四諦 - 勞思光(2015 II: 187-199)
今天上課談到美的定義,講了前三種:1.自由聯想2.心靈狀態3.不可無對象 。我猜第四種是:合目的性,即沒有目的,卻彷彿好像符合於某種目的的形式。 以下是我。我猜第四種是:合目的性,即沒有目的,卻彷彿好像符合於某種目的的形式。因為這樣才能有無限的可能性產生。

以下是我上網查到的資料:

康德美學裡美的四個環節:
沒有任何私趣(有慾望在裡面)(非B)的愉悅(A)對象
不是概念(非B)卻能普遍地(A)令人愉悅的對象
一個對象合目的性(A)的形式,但不存在目的(非B)的想法
不是概念(非B)卻能令人必然地(A)愉悅的對象

 知識的區別
1. 純粹知識/先天的知識(A)
2. 經驗知識/後天的知識(非A)
 命題的區別
1. 分析判斷(B) 恆真句
2. 綜合判斷(非B) 透過經驗才知道真假

 「先天綜合判斷」(A且非B)才能帶給人新的知識

1.令人愉悅的對象
2.普遍地令人愉悅的對象
3.一個對象具有合目的性的形式
4.令人必然地愉悅的對象

合目的性:沒有目的,卻彷彿好像符合於某種目的的形式
目的:比如賣得好價錢